今年春運至昨日已經歷25天,安徽省公路客運共送客2600多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漲10%,客流來得猛、來得急使得公路客運經歷了一場“大考”,甚至出現了旅客短暫滯留。公路客流為何今年出現猛漲態勢?旅客暫時滯留原因何在?昨日,安徽省運管局及合肥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釋。
公路客流為何猛漲?
作為合肥市運管處副處長,安強稱今年公路春運客流在短時間內的猛漲急增,使他在運管行業工作20年來,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省運管局運政處惠肖林處長說,至前天,全省公路春運累計投入運力近67萬臺次,發送旅客2550多萬人次,整個客流同比增長了10%,大大超過春運前預測的增長4%,其中年前連續9天單天客流超百萬人次,年后已連續7天超百萬人次,最高的一天客流達到144.7萬人次,而去年最高一天只有129.7萬人次。
安徽省運管局司武國副局長分析說,公路今年客流在短時間內的猛漲急增,一是因為今年年后天氣持續晴好,便于群眾選擇公路出行,二是以往為了避開春運期間漲價,不少民工選擇春運后再出門,客流相對分散。
而今年實行不漲價政策后,民工可自如選擇出行時間,不必避開春運期間出行。
一度出現旅客暫時滯留
從正月初六開始,由于客流在短時間內猛增,導致合肥地區一度出現旅客暫時滯留現象。業內人士分析說,旅客滯留的原因是票價不上漲導致運力緊張,車主不愿意加班以及外省市車輛不愿來皖支援。
合肥市運管處安強副處長介紹,往年春運期間,車主都主動要求加班、包車,而今年由于加班車也不允許漲價,加班、包車都是單邊客流,回程一般都要放空,因此很多車主不愿加班,客運企業、管理部門甚至要求車主加班,以合肥市今年春節黃金周為例,7天共安排加班包車793臺次,而去年同期達到1549臺次,足足下降了一半。省運管局司武國副局長說,由于安徽本身運價比較低,加上今年不準漲價,因此外省市客運企業及車輛今年不愿與我省簽訂運力支援協議,不愿來我省疏運客流。
不過,對于正月十六后到來的第三次客流高峰,司武國副局長表示,全省已儲備了400臺以旅游客車為主的應急運力,應該不會出現大面積旅客持續滯留現象。
安徽省能否補貼客運業?
由于今年春運全國統一不漲價,公路客運業遭受不小損失。據了解,為盡可能減少因不漲價給客運業造成的損失,一些外省市計劃采取減免相關費用或給予優惠政策等措施來補貼公路客運,那么我省有無可能采取一些舉措補貼客運業?
對于這一疑問,安徽省運管局有關負責人說,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他們鼓勵客運企業、客運站盡可能少收進站費、售票提成費等相關費用,以讓利給車主,至于能否減免相關費用,或者給予一些優惠政策,目前還無這方面考慮,如果條件允許或者政府有相關要求,他們將會適時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