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豐縣近日出臺《“十一五”期間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至2010年,各鄉鎮通客車率要達到100%,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95%,70%的鄉鎮(場)要建客運站,60%的行政村要建有候車亭或招呼站。行政村每建成一個候車亭,都將獲得縣財政1000元補助。
近年來,宜豐縣先后完成了宜豐至官山、宜豐至洞山、黃崗至黃檗山等旅游公路和各鄉鎮通村水泥路多條,至2006年底,該縣有公路307條,公路通車里程1365.17公里,其中農村公路1082.91公里,全縣除3個偏遠行政村(分場)外,其余行政村均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路修好后,大量的農村公路不通客車,農民朋友要出行一趟很不方便。為此宜豐縣決定推出公路拉動客運戰略,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步伐,改善農村客運站點,方便農民出行,先行開通了宜豐至芳溪、宜豐至工業園的農村公交線路。
為確保客運網絡順利建成,宜豐縣按“適度超前、分步實施”的原則,分年度具體規劃出每年要落實和完工的鄉鎮客運站,對行政村建設候車亭的,每建成一個,由縣財政補助1000元,且對客運網絡建設給予政策優惠,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結合各鄉鎮實際,打破“定班、定線、定點”的運行原則,營造良好的客運發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