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翔
第四部分
關注與思考
一、2005年客車市場動向
1、整個客車市場需求增長出現停頓現象,結構變化更加明顯;
2、公交客車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速,正步入快速增長的前期,市場需求將超過長途客運;
3、農村客車市場潛量巨大,正處于醞釀起動階段;
4、客車出口形勢喜人,國外市場有效拓展方式尚待摸索;
5、客車市場品牌意識進一步增強,新企業進入難度不斷增加;品牌市場正在形成,成熟度與市場特性、產品特征、企業營銷力度和方式密切相關;產品檔次相對較高的市場,品牌意義相對較強;長途客運市場的品牌意識要強于公交市場。
6、重新認識管理,降成本、增效益。
宇通公司繼續強化管理,為步入國際市場準備;廈門和蘇州金龍以管理入手提升競爭力,效果顯著;中通、黃海等企業開始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尋找切入點。
二、2006年市場關注
1、市場需求增長有限,產能過剩難以緩解
長途市場和旅游客運市場處于穩定時期,公交市場和出口市場具有一定的積極增長因素,客車行業的總銷量與2005年相比將保持基本持平狀態,但產品結構調整仍將繼續,企業分化現象會進一步加劇。
2、客車出口將繼續提速,亮點多多
多數客車企業將會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國外市場,以減緩國內市場帶來的競爭壓力。出口形勢繼續看好,同時國際市場開拓所遇到的新問題將會不斷出現。
3、公交市場繼續增長,焦點競爭升溫
2005年9月23日國辦發46號文"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見",進一步促進大中型市場公交市場需求的增長;中小城市和小城市集群帶公交市場的需求有可能升溫。
4、中小企業的競爭更有賴于價格策略
中小企業在產品、品牌等方面的劣勢,迫使企業更有賴于價格策略的運用,市場維持面臨更大考驗。
5、鐵路對長途公路客運的影響再次面對
列車再次提速將對長途公路客運市場帶來進一步沖擊,迫使長途公路客運市場避讓鐵路干線向縱深發展;
6、更多企業會被迫強化管理,但困難重重。
中小型企業傳統式人為管理帶來的靈活、低成本的特色,正在面臨品牌產品規模經濟的強有力挑戰,傳統習慣加上管理型人員的缺乏,改進實施起來將會十分困難。
三、市場主導者率先吹響了"管理"的號角
客車行業的發展走過"數量型增長"到"數量、品種型增長"、再到"品種、數量型增長"這一市場外延型驅動增長的發展方式,企業利潤也相應經歷了一個"數量與利潤同步快速增長"至"數量增長快于利潤增長"再到"數量增長緩慢、利潤不增或反降"的變化過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增量競爭"轉為"增存并爭"進而發展為"存量競爭"的形勢。面對客車市場發展變化的規律,"宇通"、"金龍"這些行業知名企業先后吹響了"管理"的號角,做出了依靠"管理"促進企業發展的戰略決策,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大致情況如下:
宇通公司分別于2001年和2004年二次對企業銷售系統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較大程度的集中改進,使企業銷量分別在二年內從2000年9019臺(14.5億元)上升至2002年的12995臺(35億元)、從2003年的15703臺上升2005年的20314臺。企業利潤2004年和2005年分別超過了3億和5億元人民幣,比客車行業2-10位企業的利潤總和還多。
蘇州金龍公司2005年初提出"苦練內功"的經營指導方針,全面加強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取得了11.81%增長速度,而且利增幅越過了銷量的增加,經營狀況明顯好于2004年。
廈門金龍公司自2004第四季度開始著手對銷售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實施"分項式細化"管理,明顯提高了對銷售業務過程的可知性和可控性管理,從2005年二季度開始產生效果,致使2005年客車銷量增長了30.35%,達到7151臺,不但止住了2004年銷量快速下滑的勢頭,而且還超過2003年的銷售水平。臺灣人運作廈門金龍客車所取得的業績,更好地說明了"管理"的作用與魅力。
中通客車公司2005年初提出"細節決定成敗"的經營管理運作思想。為了深化中層干部對精細化管理的理解與認識,公司為每位中層干部配發了一本《細節決定成敗》。結果中通客車在2005年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保持了銷量的不變。
由此可見,就客車行業前十位企業而言,哪家企業認識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哪家企業就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凡是只依靠"銷售外在性作用"的企業,幾乎均未實現預計的目標,銷售業績停滯不前甚至后退不止。今天的客車行業已到了"管理"促發展的時代,單純依靠"產品"或"一、二項營銷措施和銷售策略",已無法取得以前的效果,必須從"管理"入手,通過精細化績效管理和過程管理,才能更有效地調動和配置企業資源,改進和提高企業適當市場和面對競爭的能力,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