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河南省建設農村客運站的高潮年。目前在河南省各地,到處都能見到一座座新穎別致的農村客運站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據運管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在中原大地上有1312座新穎別致的農村客運站和11853個鄉村招呼站相繼建成,分別超計劃4.2%和18%。
河南省面積16.7萬平方公里,是全國人口大省,農村人口占75%,全省共有2123個鄉鎮。按2005年的統計數字表明,全年的客運量是9億多人次,全省人均出行將近10次,農民出行客運量占70%。然而,農民出行條件比較差,突出問題是全省2000多個鄉鎮幾乎沒有客運站。農民朋友乘車無站點,客車到處停,旅客打游擊,客運無秩序。如遇到刮風、雨雪天氣,廣大農民旅客更顯得無奈。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農村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也是農村的道路建設、客運站建設。河南省政府為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村交通基礎條件,方便農民出行,繁榮農村經濟,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決定在2006年、2007年兩年重點建設鄉鎮客運站和旅客比較集中的鄉村招呼站。這個決策立即得到了全省各地的積極響應,一場轟轟烈烈建設農村客運站的戰役在中原大地打響了。
領導重視 措施得力
建設農村客運站是一項惠澤百姓、服務“三農”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過去,廣大農民外出,候車無處所,乘車無定點,夏天太陽曬,冬天寒風吹。在農村道路建設取得大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農村客運市場,方便農村居民出行已經提上了工作日程。為改善百姓的出行條件,河南省政府決定撥付大量資金作為建設農村客運站、招呼站的補助,要求與農村公路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現“路通、車通、站成”,確保2007年年底前實現鄉鄉有客運站,至“十一五”末全面完成全省農村客運站的建設,基本形成滿足農村客運需求的客運站點網絡。
3月8日,河南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交通廳聯合出臺了《河南省農村客運站建設管理實施意見》。《意見》要求放開建設投資市場,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優先吸引社會資金以獨資、合作、合資、聯營等方式參與場站建設。對社會公益性強、難以通過市場方式融資建設的場站,采取政府直接投資或政府補助進行建設。補助資金由各級財政部門撥付,層層把關,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達不到交通部門批復建設標準的項目,根據情況扣減補助資金。建設規模原則上按照鄉鎮人口的多少,分5萬人以上(含5萬)鄉鎮、5萬人以下鄉鎮兩個標準建設,招呼站根據實際需求建設。每建一座客運站從省交通規費中給予25萬元到35萬元的補助,招呼站給予5000元的補助,建設資金不足部分由當地政府負責籌措。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建站的規劃、施工進度和質量的監督管理與驗收、核發經營許可證,當地鄉鎮政府負責施工。客運站建設實行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依據合同施工。對于建成后的農村客運站,將由運管部門進行行業管理,并對政府投資所形成的資產負監管職責,未經交通主管部門的批準,場站不得改變用途。政府投資的農村客運站,由所在地的鄉鎮政府選定經營者或由站務公司實行合同經營。社會資金投資的農村客運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場站按交通部《汽車客運站收費規則》規定收取服務費,利用輔助收入作為經營收入,實現以站養站。政府把這項工作交由全省交通運政機關具體負責。
新農村客運站建設規劃的出臺拉開了建設農村客運站、招呼站的序幕。全省各地交通部門立即行動,特別是各級政府思想高度統一,重視程度空前。據了解,全省18個省轄市和5個擴權縣全部出臺了建設規劃和實施意見,并且給予了不少的優惠政策。
濮陽市政府把全年新建10個鄉級客運站列為2006年辦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12件實事之一,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責任到人,到時考核。
鄧州市把建設28個客運站和120個招呼站作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他們認為“村村通”、“路、站、運一體化”工程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工程。
漯河市政府不但把此項工作列為今年為民辦實事之一,而且很快理順了管理關系和資金劃撥渠道。
周口市交通局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成立了平原站場建設總公司,運用市場手段專門負責資金運作和場站建設工作。
行動迅速 成效顯著
建設農村客運站如春風吹遍中原大地,廣大交通人以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己任,成立組織,專人負責,明確責任,定期考核。他們不分晝夜奔波在汽車站、招呼站建設工地上,協調關系,嚴把質量關。
漯河市計劃今年建設農村客運站40個、招呼站300個。市運管處張慶閩處長滿懷信心地說:“省政府、交通廳、市政府這么重視,把建客運站任務交給我,全市運政部門團結一心,我們一定把好事辦好,年底前絕對圓滿完成任務。”
濮陽市已經建成50多個農村客運站。濮陽市文留鎮劉副鎮長說:“汽車站建好以后,為繁榮我鎮經濟很有好處,對維持鄉鎮秩序很有好處,老百姓滿意,政府滿意。”
商丘市6月3日由市委書記、市長主持召開建站現場會,對建設農村客運站提出了具體要求,以促進任務的完成。
安陽市嚴格建站標準,認真核準項目法人資格,基礎工作扎實。 濟源市建農村客運站、招呼站從去年就開始動手,特別是招呼站的建設給全市城鄉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博愛縣的寨豁汽車站毗鄰山西,完全是在一個山溝里墊起來建成的。百姓們高興地說:“這是俺鎮上最好的建筑啊,今后候車不難了!”
溫縣倉頭汽車站是專門為小浪底移民建的站,站房面積達580平方米。黨支部書記高興地說:“我們的老家在新安縣,有了汽車站,移民們就更方便了,老家的客車就可直接開到俺村啦。”
新鄉市是全國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試點之一,2003年就開始了建站工作,現在已經建成等級站107個。原陽縣新建的汽車站大多投入使用,經營者滿意,農民舒心。
2004年洛陽市就被列入全國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今年規劃建設128個鄉鎮站、185個港灣站、726個招呼站。該市貧困縣比較多,資金非常緊張。他們不等、不靠、不要,凝聚行業內外力量,拓寬融資渠道。在已竣工的農村客運站中,運輸企業投資近2000萬元,鄉鎮政府投資達380萬元,社會企業投資達300多萬元,個體投資1400多萬元。
南陽市后來居上,全市860個招呼站于6月20日前全部完成。淅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解決農民出行難,從去年就開始建站工作,縣政府發文件支持,在租賃土地、拆遷建筑物、舊站改造等方面都給了很多優惠政策。現在南陽市各條道路上設計新穎、顏色鮮艷的招呼站比比皆是,候車的旅客們再也不受日曬雨淋之苦了。
惠及百姓 人民歡迎
實事辦在心坎上,贏得了群眾的普遍歡迎。農村客運站、招呼站的建成使廣大農民感到由衷的高興,廣大客運經營者都認為這是人民政府為人民辦的實事、辦的好事。
為了合理配置農村客運資源,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使農村客運事業朝著規范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濟源市運管處黨政一班人胸懷全局,及時制定城鄉客運公交網絡發展規劃。對于新建農村客運站,該市全面放開投資市場,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面向社會選定項目投資業主激發了許多單位和個人經營汽車站的積極性。尚莊分前莊、后莊兩個村,兩村的積極性都很高。后莊村的村民代表對黨支部負責人說:“如果你們競爭不過來汽車站的承辦權,必須全體辭職。”經過行業部門評估,后莊村地理適中,條件具備,決定由該村承辦汽車站。當地領導拿出最適中的地盤,組織精干人員進行管理。另外,他們還就地取材建設汽車站,思禮、軹城、下冶等客運站都是在交管站基礎上改造而成。大社客運站位于濟源北部的大社村,該村村辦企業星羅棋布,是該市的明星村,人均年收入兩萬元。該村干部群眾積極響應,競相投資建設客運站。
河南省農村客運站建設工作是在資金比較困難情況下進行的,資金不到位,時間緊,任務重,全省運政管理部門的廣大工作者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他們克服困難,協調關系,發揮主觀能動性,使農村客運站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這些農村客運站的興建不僅減少了政府資金的投入,而且夯實了城鄉公交客運網絡的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河南農村客運將展現一派嶄新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