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隨著公交新線路的開通,越來越多的威海市民感受到出行的便利:1月28日,高區鳳凰城至經區工友南門的45路小公共開通;4月24日,溫泉鎮柳林村至環球廣場的56路公交車開通;4月30日,華聯至市傳染病醫院的55路公交車開通;8月1日,華能電廠至環球廣場的53路公交車開通。一年來,市區新開通公交線路5條,威海市公交總公司擁有營運線路達50條,形成南到溫泉鎮、西到張村鎮、東到蒿泊、北到孫家疃鎮的公交網絡,日均載乘客量約25萬人次。
線路設計更科學,市民出行更便捷。11月16日,12路原有的20輛公交車不僅全部更新,還新增了6輛公交車。投入車輛增加后,班次間隔時間由以前的7分鐘縮短為5分鐘,高峰時節乘客擁擠的現象有效緩解。威海市民于女士開心地告訴記者:“以前因為12路線長車少,女兒早晚上下學經常擠不上車,現在車輛增加了,女兒再不為乘車難發愁了。”除了12路,今年市公交總公司還在31、3路等6條線路上充實營運車輛,縮短班次間隔時間。與此同時,他們還在早晚高峰期,分別對5、7、16路等十幾條線路增加加班車,并調整延伸了18、34、43、55路等4條線路。家住高區柴峰小區的譚女士說:“今年4月份55路車開通時并不經過柴峰小區,后來為方便小區居民乘車,市公交總公司將55路公交線路調整經過這里,小區居民一出門就能乘車,非常方便。”
威海市民出行的方便、快捷,來自市公交總公司的大投入。8月1日,25輛丹東黃海大客車投入運行,其中4部投放到新開通的53路,另外21輛投放到6、16、22、28路,更新了以上4條線路的所有營運車輛;9月2日,34部加長公交車投入運行,除了更新5、7、10路三條線路的車輛外,市公交總公司還增加了3、4、31路三條線路的班車密度,調整更換了19、21路等線路的老舊車輛;11月16日,26輛豪華金龍大客車投入12路運行,12路原有20輛車則充實到其他線路。至此,一年來,市公交總公司自籌資金2500萬元,投入新車85輛,是前三年投放車輛的總和。
在威海市區公交車輛大投入的背后,是市公交總公司為維持公共服務業正常運轉的巨大付出。自2004年以來,隨著燃油價格迅速上漲,公交經營成本不斷提高,造成企業虧損加重,資金緊張,發展壓力大。面對這種困境,市公交總公司從加強管理入手,通過內部挖潛,千方百計增收節支,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采取借貸方式籌措資金,不斷充實運力,完善線網布局,市區乘車環境和乘車條件進一步改善。
每天晚上8時30分,威海一中、二中學生晚自習一結束,27部公交大客車都會準時地出現在學校門口。為下晚自習的學子們提供服務,只是市公交總公司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一個方面。多年來,盡管面臨企業虧損嚴重、資金緊張的壓力,但市公交總公司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為重,承擔著市區9300名7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免費乘車、2300名65至69周歲老年人的半價乘車以及離休干部、傷殘軍人、義務兵、盲人等免費乘車。在省內絕大部分城市已經取消月票的情況下,市公交總公司堅持為市區職工、學生辦理福利性月票,且價格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成人月票每月55元/120次,折算每人次僅0.46元;學生月票每月20元/120次,折算每人次僅0.17元。目前,威海市公交總公司發行月票8.9萬張,按成本價格計算,公司每年需要承擔費用約11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