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技術造就金龍品質
廈門金龍的新廠區成立,已經不再是新聞。然而,新廠區所具備的先進技術,卻很少有人知道。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東向記者做了獨家揭密。
“廈門金龍新廠區與老廠區相比,最大的進步有四點:第一、脫殼生產技術,底盤和車身分開同時生產,大大提高了產品前處理的便利性和生產效率。”底盤不進油漆車間,避免了發動機電腦板、線束、油路等電器件、安全件的高溫烘烤,防止配件出現早期老化,提高了整車安全性、可靠性。
“第二、無壓條、無流水槽技術,增加了車輛美觀度。第三、液壓張拉滾壓工藝,提高車身蒙皮平整度,提升車輛檔次,有效解決了車輛造型需要和設備使用局限性之間的矛盾,同時大大提高了車身蒙皮的平整度。”
“涂裝工藝更是按照3C3B三涂層體系進行設計,工藝領先、噴涂效果好;采用目前先進的、技術較為完備的水旋式噴漆室,采用水旋器的結構去除漆霧,效率可達98%~99.5%,大幅降低有毒氣體排入大氣,配有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漆霧凝聚劑,凈化循環水。”這些都讓徐向東頗為自豪,“這四大技術,是我們車輛產品保證的根本。很多國外的經銷商就是沖著這些新技術來的。”
出口業務“天亮了”
“今年我們的出口金額突破了4億人民幣,這在廈門金龍的歷史上屬于首次。”徐向東這樣告訴記者,“這樣的數量也許在外人看來并不足道,但是對于大金龍而言,這卻是一個突破,這個數據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
一直以來,廈門金龍以“通行世界”為己任。為此,廈門金龍早早地邁出了自己的國際化步伐。廈門金龍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成立了相對獨立的海外市場部。廈門金龍的出口策略就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我們的戰術就是逐一抓住重點區域,站穩腳跟。像02年的馬耳他,03、04年的東南亞,05年和今年的中東地區都是如此。”徐向東這樣解釋自己的出口策略,“我們在出口上不追求大躍進似的發展,而是以求穩為主。廈門金龍要在當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畢竟,這不是‘一錘子買賣’。”
同時,廈門金龍在出口時非常注意自己的品牌保護,廈門金龍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金龍商標。“能用金龍商標出口的客車,只有我們廈門金龍一家”,徐向東不無得意地表示。
公交成為廈門金龍的新增長點
出口絕對不是廈門金龍今年惟一的亮點。廈門金龍今年收獲了另一份驚喜———公交業務的異軍突起。廈門金龍繼去年中標北京公交600輛公交車之后,今年2、3月份又相繼中標北京公交260輛、300余輛。這樣的數量使得廈門金龍的公交力量空前增強。
逐漸火熱的公交業務讓廈門金龍有了更宏偉的計劃。徐向東更是表示:“紹興的公交車生產線(廈門金龍在紹興有一條專門生產公交車的生產線)很有可能遷回廈門,建立一個單獨的工廠,專門從事公交業務。”
據記者了解,廈門金龍今年的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交業務增長所貢獻的。這也就不難理解廈門金龍為何如此重視公交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