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村村通”客車工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到今年10月,全省已安裝農村候車亭3018個,安裝站點牌14668個,農村客運線路2079條,農村客車達到5666輛,全省已開通村村通客車的建制村24000余個,村村通客車通達率達到89.3%;全省66個縣市基本實現了城鄉客運一體化。
山西省從2004年全面開展“村村通客車”工作,到2005年底,全省100%的鄉鎮、83.6%的建制村通了客車,覆蓋4/5的農村人口。2006年以來,全省交通運管系統從服務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出發,關注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踐行讓農民“走上水泥路,坐上便民車”的承諾,積極推進村通客車工程。為了保證農村客運健康有序發展,全省運管系統按照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導、集約經營、市場運作、規范管理、安全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則推進農村客運發展規劃的進一步落實,將農村客運與區域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公路建設進行通盤考慮,避免盲目發展和資源浪費。一年來,全省新增農村班線70條,新增客車288輛,候車亭、招呼站牌等客運站場基礎設施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和10%。城鄉一體化實現率達到60%。
山西省運管局站場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打算在2007年之前完成1000個候車亭、3000個招呼站牌的安裝任務,建成100個鄉鎮汽車站,使90%的建制村通上客車。“十一五”,他們訂出了更高的目標:95%以上的建制村通客車,建成12個一級客運站、50個二級客運站、400個鄉鎮客運站,70%的鄉鎮要有等級客運站、60%的建制村有招呼站或候車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