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調整管理人員,還是車隊“已經賣了”?眼下,號稱“貴州客運第一品牌”的藍鯨車隊,正經受一場風波。車隊已連續停運三天,而員工面對迷霧般的形勢,則不知所措。
圖為停運的藍鯨車;車門上,貼著膠帶。
藍鯨停運三天,重開無期
10月31日中午,記者在藍鯨車隊遵義停車場看到,曾忙碌在貴遵路上的藍鯨大客車,一輛緊挨一輛地停放著。所有車子的前后門上,都貼著代替封條的膠帶。
遵義客運總站的售票窗口,已停止發售遵義到貴陽的藍鯨車票。據了解,這種情況已持續三天。“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票。”一名票務人員說。
辦公場所,被競爭對手接管
在停車場,記者見到了20多位藍鯨司乘人員。
負責藍鯨車調度的人員說,早在10月26日,他正在通過衛星定位系統跟蹤車輛情況時,競爭對手——凱斯鮑爾車隊的幾名股東就來過車隊。對方出示了一份傳真后,稱藍鯨已賣給凱斯鮑爾。
隨后,凱斯鮑爾車隊的人員接管了藍鯨的所有辦公室和庫房,更換門鎖,收走資料。27日,所有車輛被貼上膠帶。同一天晚上,凱斯鮑爾駐貴陽的人員,在貴陽宴請了部分藍鯨司乘人員,并明確告知“已經收購藍鯨,今后要執行凱斯鮑爾的制度”。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相信公司已經開始賣車了。”一位駕駛員說。
不過,藍鯨車隊原隊長王建順否認了駕駛員的說法:“我所知道的是,公司在進行人事調整。也就是說,撤掉了我的隊長職務,換了另一個人。”
在藍鯨車隊所掛靠的遵義三星高速客運公司里,該公司安全經理陳曉勇告訴記者,他看到了凱斯鮑爾方面拿來的一份委托書,才知廣東三和貿易公司——藍鯨車隊的所有者——委托一個名叫梁國華的人接替管理車隊。
據了解,梁國華是凱斯鮑爾車隊的股東之一。通過電話,正在外地的梁國華明確告訴記者:“我們買下了藍鯨車隊,協議都已經簽好了。”
員工拉住原“領導”不讓走
在現場,藍鯨車隊的員工們說,事實上,車隊買賣與否,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我們關心自己的問題。”一位司機說,他開藍鯨車4年多了,這期間,公司沒有為他辦“三險”,甚至連用工合同都沒有一份。另外,公司還欠著大家的工資和加班費。
由于員工拉住原車隊隊長王建順不讓其離開,雙方一度鬧到派出所。
據了解,藍鯨車隊2000年進入貴州客運市場后,以其車輛豪華和服務優良,很快獲得貴州第一客運品牌的美譽。不過,由于管理和客運市場混亂等問題,車隊運行十分艱難。
一位司機說,他們進入公司時,每個司機都交了2至3萬元的“風險金”,而乘務員則交了2000元。
在遵義三星高速客運公司,有知情者稱,10月27日鬧出“賣車”風波后,藍鯨車便被一批人堵在站內——這些人都是加油站的老板,他們稱,藍鯨還欠了許多油料款……
藍鯨“易主”風波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記者就此向車隊原隊長王建順求證時,他稱這是財務管理問題,拒絕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