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客運有苦衷
從高縣縣城文江鎮到該縣嘉樂鎮的公路里程為19公里。掛靠在高縣遠征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周宗蓉的29座大客車每天要在這條公路上跑3個來回,共6趟。周宗蓉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每天就有3趟基本上是空車。
從文江鎮到嘉樂鎮票價是5元,她平均每天的營業額為400元左右,農忙季節還要少些,平均每月有12000元左右的收入。每個月,她的客車交納進站費、公司管理費、保險費、停車費、客戶費、養路費、加強險費等共要3600多元,每個月油費開支在4500元左右,駕駛員的工資每月要支出1300元、車子每月的維修費為幾百元。營運一個月下來,實際上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還沒有一些打工者的收入多。
從事客運經營有16年,周宗蓉說她靠車就養出了一個大學生兒子和一家人的生活,現在只有1萬多元流動資金。
不僅僅是周宗蓉從事農村客運有苦衷,市政協委員也在關注農村客運。
27日,記者從宜賓市政協了解到,在今年召開的市政協二屆五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許細良就向大會遞交了題為《希望解決農村客運規費虛高,有市場有運輸工具無業主積極參與,造成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的提案。
政協委員關注農村客運
許細良委員在提案中認為,宜賓市近年來客運業發展快,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了積極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客運業從事跨省班車、跨市班車、市內跨縣班車上千輛,解決了長途、中途出行群眾的需要。
但是,在廣大的農村,特別是邊遠的農村,沒靠公路主干線的鄉、村,在全市上千個行政村中,通客車的僅占40%左右,農村客運班車少、班次少,群眾出行困難,如遇節假日或農村趕集時出行更加困難,“黑的”運輸泛濫,安全隱患多,群眾怨氣大。
針對以上問題,對宜賓市運輸工具初步調查,現有長安系列面包車700輛以上,客運三輪車2000多輛,如果管理好,發揮其作用,對解決農村客運難是沒問題的。現在關鍵是有客源有需求有運輸工具,而無業主積極參與承運,其主要原因是規費太高,收費的部門多,重重審批關卡難,每月上交各類費上千元,收不抵支,虧本,不愿辦理,造成非法運輸出現。
在提案中,許細良委員建議對農村客運減免規費,每月不超200—300元(面包車9人以下),定額交納各項保險,運管部門加強線路等項管理,讓業主合法安全經營,徹底解決長期困擾農村的交通安全隱患和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為構建和諧宜賓做出積極的努力。
優惠政策有望近期出臺
針對提案中降低農村客運的規費問題,宜賓市交通局回復中說,為了大力發展農村客運,促進農村客運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早在2000年,市交通局和市運管處就對全市的農村班線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當時調查情況是:經營農村客運稅費重、消耗多、收入少,農村客運的稅費與干線客運基本一致,而公路路況差,車輛磨損大,在農村道路上行駛,平均油耗比普通公路上高30%,客運量受季節、趕集時等因素影響,經營農村客運負擔過重,嚴重制約農村客運的發展。由此經營效益差,有的經營者不僅不能獲利,反而虧損,直接導致部分經營者主動放棄農村客運市場,這就給價值低、技術狀況差的“黑的”、“摩的”非法經營提供了機會,由于這些車輛不繳納國家任何稅費,除去少量油耗及機械磨損費用,利潤較為可觀。所以在調查的基礎上,該局認為稅費過重是制約農村客運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車輛養路費、客附費等交通規費的征收嚴格按照《四川省公路路費征收管理條例》和《四川省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執行。因此,減免農村客運車輛規費相關優惠政策及措施權限在省一級,地方只能嚴格執行省定各項征收政策。
近年來,為降低規費,促進農村客運發展,宜賓市交通局多次深入調查研究,形成《降低稅費,發展農村客運市場》的調研文章報省交通廳,積極爭取農村客運的稅費優惠、扶持政策。市運管與稽征部門共同研究支農、惠農政策,以現行政策為界,最大限度給予農村客運車輛規費優惠,一定程序上刺激了農村客運發展。幾年來全市共新增61條農村客運班線,新增221輛農村客運班車。據悉,省交通廳正在制定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的稅費優惠政策,有望于近期內出臺。
對加強農村客運管理問題,宜賓市交通局回復中說,該局歷年高度重視農村客運發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規范農村客運發展。運管部門每年均要開展整治運輸市場秩序專項活動,并聯合公安、交警、農機等相關部門開展綜合整治,全市先后查處了2000余輛“黑的”、“摩的”,較好地維護了合法經營者權益,營造了安全、優質的乘車環境。但由于農村“黑的”、“摩的”面廣、點多,加之農民朋友不理解、不配合,僅靠交通部門,勢單力薄,收效甚微。要有效整治“黑的”、“摩的”,必須有當地政府牽頭,聯合交通、公安、交警、農機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整治,方能湊效。
宜賓市運管處加強了對農村客運車輛的管理,防止非客運車輛、報廢車輛、安全性能條件達不到要求的車輛進入農村客運市場,并加強對趕集、人流高峰等重點時段的安全運輸管理,保障農村客運運輸安全。
對發展農村客運問題,宜賓市交通局回復中說,近年來,該局不斷改善運力結構,優化服務水平,加快農村客運發展,力促宜賓新農村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加強引導,擴大農村客運覆蓋面。為提高農村客運通達程度,市運管處加強引導,讓一部分過去從事非法運輸的“黑車”成為合法運輸車輛,做到適合開班線的村級路就發展班車,不能常規開班的鼓勵發展循環班、季節班、趕集班等,統一懸掛客運線路標志牌。推行“定標準車型、定服務承諾、定服務價格、定運行區域、掛牌運行”的運營模式。對具備經營資格的客運經營者,遵循自愿的原則,引導其聯合,合理安排線路、班次,擴大客運班車覆蓋面。二是簡化程序,創造農村客運發展寬松環境。對農村客運班線審批,只要符合條件,一律從快辦理或逐步采取登記、備案的方式,放松管制,方便投資者進入農村客運市場;經營期限將從寬掌握;大力鼓勵“以運促養,促進路運良性循環”的方式進入農村客運,且實行一定期限內專營和放寬期限。三是加快農村客運運力結構調整,提高服務水平。市運管處還積極引導運輸企業發展適合農村市場需求的中級車、普通客車,提高車輛檔次,杜絕農用車、拖拉機、貨車等從事農村客運,鼓勵經營者發展高效低耗的新型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