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新疆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經貿往來較為頻繁,通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轉口貿易量的增大,對交通運輸的的需求量空前加大,國際道路運輸線路的開通順應了這種經濟需求。
在2006中亞投資論壇的第二天,負責與周邊國家商談開通國際運輸線路的新疆涉外道路運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楠向與會中外嘉賓介紹了新疆國際道路運輸發展概況。
據張楠介紹,截止目前,新疆與周邊國家共開通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101條(其中:客運線路51條,貨運線路50條)。
從1990年到2005年,新疆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企業由開始的3家發展39家;國際道路運輸車輛數由開始的200余輛發展到1500余輛;國際道路貨運車輛從平均噸位不足5噸發展到現今超過20噸,車型由普通散貨車輛發展到冷藏、集裝箱、大型貨柜車輛及液化氣、石油等危貨專用運輸車輛;國際道路客運車輛從普通客車發展到高級客車、臥鋪客車。
國際道路貨物運輸由當初只能提供一般貨物運輸到目前可以提供普通貨物、危險貨物、鮮活易腐貨物、長大笨重貨物、另擔貨物等多種國際道路貨物運輸。
國際道路旅客運輸車輛90%以上的客車為22鋪以上中高級臥鋪客車,安全性、舒適性和及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從事國際道路客貨運輸車輛的技術等級為一級,從根本上保障了國際道路運輸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及時性。
2006年1月至6月,新疆通過公路口岸完成出入境客運量21.38萬人次,周轉量3930.14萬人公里;完成進出口貨運量69.70萬噸,周轉量18517萬噸公里;2006年9月18日,中哈間新開通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22條。
國際道路運輸的發展,對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經貿往來和人員交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初步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南北疆中心城市為依托,以邊境口岸為前沿,向周邊及中亞國家輻射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國際道路運輸網絡。
目前,新疆已成為全國開通直達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最多、運輸里程最長、運輸班次最多、輻射國家最多的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