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哈爾濱市實現47個行政村通客運班車,使全市行政村通車率達到96.1%。通過嚴把投保關,農村客運班車目前已全部投保,如發生意外,乘客最高可獲得10萬元的賠償。
8月29日,記者從哈爾濱市交通局運輸管理處了解到,哈爾濱市農村各行政村自然條件不同,人口分布不均。以前,有能力通車的地區客車班車都集中在乘客較多的熱點線路上,“冷線”沒有車去,致使一些無證無牌車、拖拉機、三輪車集中在這些地區非法載客,乘客的人身財產安全無法得到保證。因為乘車難、等車難,學生上學乘不上車,甚至有人生病也不能被及時送入醫院救治。為解決這些問題,今年初,哈爾濱市在巴彥、五常啟動了農村客運“村村通”試點工作,探索農村客運的新模式。如在巴彥縣根據乘客的實際需求,為農民趕集和學生上學開通了集日班車、學生班車,并允許經營者根據客流情況開通日班車、隔日班車、周班車,還在巴彥至興隆等7條線路上實行了公交車式的循環運營,每隔20分鐘準時發出1班車。多種運營模式既滿足了乘客的出行需求,又兼顧了經營者的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村客運網絡建設。
為保證農民乘客的乘車安全,哈爾濱市將承運人責任險作為強制險種,通過營運客車年度審驗,對投保嚴格把關。目前哈爾濱市農村營運車輛共有43363個座位,每個座位均繳納了60元/年保費,如發生意外,乘客最高可獲得10萬元的賠償,切實保證乘客的利益。
據了解,今年哈爾濱市新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4條,延伸客運班線13條。截至目前,農村客運線路已發展到1037條,營運車輛1978臺。哈爾濱市還將通過減免運輸規費、優先審批客運線路等方式,在4年內新開通農村客運線路60條、延伸已有線路52條,使全市行政村全部通上客運班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