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暑運以來,針對于外出旅游的市民和放假的學生,民航、公路和鐵路部門展開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激戰”。由于油價上浮,民航和公路票價不占優勢,“鐵老大”則占了上風。
暑運以來,由貴陽始發至國內多個城市的火車票“告急”,從北京、上海、成都回貴陽的火車票更是“一票難求”,乘客以在外省讀書回來的學生為主。
在省內短途方面,鐵路部門已在貴陽至玉屏等多趟旅游列車上開始加掛車廂。
7月11日,記者在貴陽客車站、汽車三場等大型長途客運站看到,售票窗口沒有人頭攢動的景象,旅客很容易就能買到省內或省際的車票。從出站的客車看,省際班線客車上的乘客寥寥無幾。客車站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暑運以來,車站客流量每天增加3000余人,來此乘車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內短途班線上,長途票很少有學生問津。
為爭奪到暑期放假回家的學生,國航和南航早在一個月前就出臺政策,規定只要提前7天訂票,就能拿到五折的優惠機票,甚至還推出了“家長當地付款,學生異地取票”。另外,對教師、醫護人員等群體,兩家航空公司也給予了六折優惠。但由于航空燃油附加費的增加,五折的優惠票與火車票相比,還是高了很多,乘坐飛機的學生,以家庭較為寬裕的為主。
“到成都,客車票要140多元,而火車硬座全票價格才70幾元。”在貴陽火車站,一位在貴陽讀書的成都學生說。對此,一長途客運站負責人說,與鐵路相比,公路客運在吸引學生客源方面缺乏優勢,油價連續上漲,還有公路通行費及各項交通規費,抬高了公路客運成本,只有待有關部門出臺政策,酌情減免暑運期間的相關費用,他們才有可能向學生提供比較優惠的學生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