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旅游包車 我想把大車賣掉
“我想把大車賣掉。” 深圳市旅游汽車出租公司總經理賴躍飛對記者這樣說,“油價漲到現在這樣,對我們的旅游車業務影響很大,利潤空間基本就沒有了。如果單純從收益的角度去衡量,我肯定會這樣做的。”深圳市旅游汽車出租公司有三四十輛旅游車,賴躍飛為什么會想把曾經為公司發展立下赫赫戰功的這些旅游車全部賣掉呢?
漲價無望 越跑越虧
“還不是因為油價上漲。我們公司不僅有旅游車輛還有出租車。這次油價上漲,對于出租車而言,政府還有補貼,但是對于我們公司的旅游車,既不在出租車的范圍,又不在公交車范圍,指望補貼肯定沒有任何希望。”
其實,如果旅行社包車的價格能夠有所提高,賴躍飛也不會動賣車的念頭。“柴油漲價今年也不是第一次了,從上次漲價后,我們就和來包車的旅行團商量過,能不能把包車的價格提高。不過,幾乎所有的旅行團都回絕了我們的要求。現在深圳旅游車市場絕對是買方市場,你如果提價,客源就都跑了。”賴躍飛說他們現在處于兩難境地。“大部分生意僅僅能收回本錢,有時甚至還要賠錢,這就相當于我跑得越多虧得越多。”
不想轉包 賣車更難
深圳市旅游汽車出租公司的大車是典型的公車公營,車輛為公司所有,司機也屬于公司管理。這使得他們的生意比一些把車承包給個人的公司顯得更加艱難。賴躍飛表示,他也曾想過把車輛承包給個人,那樣公司每天照收份兒錢,旱澇保收,與旅游團協商價格等類似棘手問題也可以轉移到司機身上,但是,賴躍飛擔心承包后司機個人的一些行為可能會影響公司形象,還是選擇了堅持公車公營,更關鍵的是,如果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和旅行團進行協商,畢竟比個人要有優勢。
至于要賣車,只不過是賴躍飛的一種“恨鐵不成鋼”心態。“實話實說,在前兩年旅游很紅火的時候,我們公司的旅游車還是盈利點之一,現在油價上漲、成本上漲,而我要想不虧本就得提價,但是如果提價,那么市場的需求明顯差了很多。這種狀態下把車賣給任何人,估計誰都不會接手。”賴躍飛感慨道,“只是當時沒有預料到油價會漲得這么快,如果能想到的話,我也不會買這么一個大‘油老虎’來,現在想想,如果再買車,還是要謹慎,尤其是注意油耗和實際的需要。”
期待雙燃料使成本下降
“其實,我更希望政府能夠推行把現行車輛改成雙燃料的計劃。我們曾經做過精確的統計,如果車輛改為雙燃料系統,我們的成本會降低30%以上。”這也是賴躍飛沒有把大車賣掉的原因之一,“前幾年政府進行過試點,不過當年加氣站點不多,天燃氣價格與油價的差別也不大,所以沒有推開。現在兩者價格差這么多,而且加氣站也多了,應該推行雙燃料了。不僅能降低我們的成本,對于城市環境保護也有很大的好處。”
點評:
恐怕在客車行業井噴的時候誰都不會想到今日油價像火箭般速度鉆入云際,而盲目追求“面子”的旅游、客運公司算是吃足了苦頭。今天的油價,提示的不僅僅是要節約使用能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提醒旅游、客運公司:我們買的車真的適合線路嗎?
如果車型適合線路需求的話,油價再翻個番,恐怕也不會如此擔驚受怕———乘客的需要本來如此。如果不適合線路需求,那么惡果已經出現了———車大人少、出車就賠、多出多賠。不少車主預計將長期面臨油價壓力,于是把關注的重點轉向了更經濟的車型上,比如中型客車。
倘若哪家客車制造廠商現在才察覺到,高檔的大型車增速將逐步放緩,那說明您已經足夠落后。由于油價上漲,客運行業對于大型客車的好惡將明顯地反映到未來的購買行為上,中型車很有可能是今后高油價下的市場主角,廠商此時應該已經準備好了主打的中型車。小心那些大型車,雖然需求在增長,但產能的增長更迅速,千萬別讓“貪大求洋”的風氣左右了銷售。
義烏新國線:班車漲價 旅游車懸
“油價漲了之后,生意真是難做了。”義烏新國線的曹先生向記者抱怨,“漲價之后,我每天要多花2000~3000元的油錢,每個月成本要上升接近5萬~6萬元。”曹先生的車大部分都是旅游包車,也有少量的企業包曹先生的車用做班車。
曹先生的擔憂同樣來自于與旅行社的談判困難。“來我們這里包車的客戶基本上都是老客戶,都已經很熟了,我跟他們講,不是我想要多賺你們錢,是油價上漲了。旅行社的人也都知道,但是說到提高包車價格,他們都笑著說‘下次吧下次吧’,他們還是難以接受,畢竟不是漲一、兩元。”
曹先生公司的車輛平均每天每車的利潤在500~600元左右,但是,油價上漲幾乎每天要在油錢上每輛車多支出100元,這占到純利潤的20%左右,也難怪曹先生提及此事一肚子苦水。
對于曹先生最大的利好消息是來自于企業的班車業務,在曹先生向這些企業說明原因之后,很多企業都給曹先生的車提高了價格,這也讓曹先生看到了希望。“反復溝通還是有希望的。”曹先生希望通過跟旅游公司的溝通提高包車價格,雖然難度比較大,“只有所有的旅游包車,包括個人承包的車輛,都認識到為了客源一味地堅持原價必賠無疑的時候,旅游包車的價格才可能上漲。”
楊師傅:盼望公司降份兒錢
“油價漲了之后,我現在每天要多花25元油錢,一個月就是750元啊。”楊師傅向記者大倒苦水。楊師傅的車是自己承包的,每天還要交給公司近百元的份兒錢。楊師傅的車主要是用來接待旅游團,每天的利潤差不多是500~600元。楊師傅同樣覺得漲價對于現在的旅行團來講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楊師傅樂觀地估計過一陣子運價肯定會上漲。“目前還只能自己消化啊。”面對油價上漲,楊師傅表示,“畢竟現在還能多少賺一點,如果公司能夠把份兒錢降下來,我的壓力就會小很多,但是估計最近一段肯定沒希望。”
點評:
楊師傅的車是個人承包,油價上漲對于僅有一輛車的他而言是個巨大壓力,此時的楊師傅更想有個靠山依靠,幫他共同承擔甚至化解一部分壓力。這種企盼,也許并不僅僅是盼望公司給降低份兒錢這么簡單吧。
B.城市公交 上海強生公交:拿著現金找油加
“哎呀,現在你什么都不要問了,樓經理肯定沒有時間回答你。”
記者給上海強生公交公司樓先生打電話的時候,辦公室內的背景聲音一片混亂,很長時間之后,一位辦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員才這樣答復記者。
樓先生是強生公交公司的一名經理,但是,經理如此方寸大亂,連接電話的時間都抽不出來,實在讓記者吃驚不小。究竟是什么事情讓強生公交上下急成一團呢?
“油啊,就是油的問題!”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漲價之后的第二天開始,我們的司機就反映說加油站不給加油了。比如我們要加500元錢的油,但是,加油站一次只給加200多(元錢)的油,我們的司機都急了。”
是不是強生公交還要按照調價前的價格去加油才遭到拒絕呢?“不是,絕對不是,加油站的價格表都改過了,再說我們也沒有議價的能力啊。現在哪敢說議價,我們都是備好了現金(全款)求加油站給我們加油。但是加油站說沒有油了,就是不給加。這已經影響到我們正常的運營。樓經理已經帶著錢去找加油站協商了。”
要加100升的柴油,加油站只賣50升不到,一次加油還只能加這么多。而50升柴油恐怕一輛車連一天的需求都不夠,上海強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油荒。辦公室剩下的工作人員在給各個車隊的司機做心理工作,穩定他們的情緒。“只能告訴司機要克制自己的怒氣,大不了我們多加幾次油就是了。”除此之外,也只能依靠司機改變不良的駕駛習慣,盡量降低油耗了。
油價這樣上漲會不會降低企業的收益呢?“這不是我們現在關心的重點,如果加不到油,車輛停運,造成的損失會更大。”這位工作人員坦言,“而且,政府對公交行業還有油價補貼的政策,雖然肯定會有影響,但是應該說影響還不大。”
C.長途客運 河北高客:油價影響不大
“油價上漲對我們的影響肯定有,不過對我們的影響不大。”顧建國底氣十足地對記者表示。這著實讓記者吃驚不小。顧建國是河北省高速公路客運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河北高客直接管理的車輛有40多輛,一天的耗油量在5~6噸,如此算下來每天要多支出3000多元錢。而如果再算上河北高客各分公司的車輛,油價上漲造成的成本上升還遠不只這些。但是,為何河北高客卻顯得如此高枕無憂呢?
“其實最近我們剛剛調整過票價。”顧建國為記者揭開了謎底,“油價從每升2塊多一直上漲到今年3月份的4塊多,我們的票價基本沒有任何變化,票價上浮主要是應對之前的歷次油價上漲。”
看來雖然油價又有所上漲,但是,由于票價的上浮,并沒有給河北高客任何額外的壓力。然而能讓河北高客如此沉得住氣的遠不止如此。
“我們公司規模比較大,經營的線路比較多。”顧建國這樣解釋著,“在我們的65條線路里,有的營利能力很好,有的線路營利能力稍微弱一點。營利能力好的線路對油價上漲能夠自身消化,營利能力弱的線路就有可能虧損。不過如果從我們公司的整體計算,油價造成的成本上漲對我們構不成威脅。”
點評:
客運企業要集約化、規模化喊了不是一年兩年了,平時,總會聽到一些小客運企業或個體運輸戶不屑一顧:“船小好掉頭。”看來這回,大船終于顯示出了自己的優勢。大公司抗風險的能力,在這次油價上漲的危機中表現出來。小客運公司還有個體戶們,這時會不會想念大船的“溫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