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對我國汽車工業出口現狀的理性分析,也是一次對我國汽車工業出口秩序的深度探討。6月24日,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的,宇通集團協辦的"中國汽車出口問題與對策研討會"在鄭州隆重舉行。國內汽車出口主導企業同國內汽車貿易行業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共一百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參會領導
2005年,對于在出口市場沉寂了許久的中國客車來說,是全線飄紅碩果累累的一年,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客車的出口。去年,中國客車行業共出口5756臺大中輕型客車,平均單價單車出口平均價格上升到3.01萬美元,其中宇通出口達到1098臺,出口量達到行業的近20%,出口額更是達到行業的37.9%,客車出口的產品結構正在逐步向良性調整。據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統計,在全世界大中型客車的產量中,中國占全世界的33%,排名第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客車制造國和消費國。世界客車聯盟主席LUC說:"中國客車正在影響世界客車的格局,'世界客車看中國'已經毫無懸念。"
但是,海外市場商機無限的背后還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和出口面對的新課題。比如,對出口目的國了解不夠,盲目出口造成被動;由于售后服務等跟不上,汽車質量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抱怨,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認證對待并尋找對策。這次論壇的目的就是要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汽車出口事業的發展,加深對國際汽車市場的認識,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會議現場
那么,在這些新問題和和新課題前,是繼續留在小圈子中,還是跳出這個圈子,宇通作為中國客車行業的代表,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理性面對出口,自覺維護行業發展秩序,堅持可持續發展出口模式,為推動中國汽車出口事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己力。
宇通是這么說的,同時也是這么做的。從2005年4月與古巴簽訂出口400臺,其中包括總額2.4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訂單開始,后繼勃發的宇通開始了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精彩表演,也成為這個舞臺最閃耀的一顆明星。同年9月,與伊朗成功簽訂1000臺出口合同,標志著宇通正式大規模進軍中東市場。當月30日,再次與古巴簽訂630臺客車的采購合同,顯示了古巴客戶對宇通質量和服務的認可,2005年,宇通共簽訂了2400臺的客車出口合同,實際報關出口1089臺,金額近8000萬美元,帶動我國汽車出口數量在2005年10月首次超過進口數量,實現貿易順差。宇通可持續發展的海外市場開拓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

與會專家熱情洋溢的參觀了宇通客車生產基地
客車出口不是一錘子買賣,湯玉祥曾表示:"第一大單具有偶然性和機會性,真正走出去的企業應該有長期、持續、穩定的出口,而這需要企業有國際化的戰略和體系做保障。"確實,宇通思考的不僅僅是客車賣多少額多少量的問題,而是如何穩健地走好每一步,因為宇通深知,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宇通客車,而是整個中國客車的形象。
"以技術換市場",宇通先人一步。從出口古巴開始,宇通開始了CKD出口的技術嘗試,在當地設廠培養技術人員,這同時也就意味著以后每生產一輛客車都要付費并且要貼上宇通商標,這在國內汽車行業是史無前例的,為中國汽車行業駛向國際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產生了積極的市場影響和國際影響。
這就是有組織地"策劃"市場。啟動國際化戰略之后,宇通對海外市場進行規劃和細分,主動地、分步驟、分層次地做市場開發。宇通把國外市場分為俄歐、非洲、中東、美洲和亞洲5個大區,針對每個區域主動進行有策劃地市場調研。而根上的轉變是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到精細型、本土化向國際化的轉變。"通過提升企業各個體系的能力來帶動我們的業績,不是把海外市場作為整個戰略的市場,海外市場作為戰略市場的意義并不是說去年銷售額的多少,給公司帶來的相應的利潤,這只是意義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讓公司看到的新的增長點和新的企業的戰略的方向",宇通海外總監這樣告訴記者。
宇通的海外戰略目標是:2008年宇通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要提升到占整個集團客車銷售總額的30%,出口收入將達到3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