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CCTV-1《新聞聯播》頭條出現了中國客車企業“宇通”的身影。據悉,這是中央電視臺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報道客車企業,在之前,CCTV-2《中國財經報道》、《品牌中國》等也紛紛從中國客車宇通走出國門,縱橫世界的驕人業績,從自主創新、中國汽車企業海外生存之道等角度,對宇通客車進行了深入報道,通過媒體的聲音,我們感到了宇通發展的速度與穩健,聽到了宇通將基業長青打造百年老店的聲音。
2005年宇通集團的銷售收入高達94億元,而十年前它還僅僅是一個年銷售收入只有6000萬元的地方無名小廠。近日,宇通先后被評為“2005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客車行業第一名,“BAAV2006年度最佳客車制造商獎”、“BAAV2006年度最佳整車制造商出口營銷大獎”、“BAAV2006年度最佳客車造型獎”等大獎。數字與獎項很多時候是枯燥的,但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究竟是什么能夠讓宇通廣攬殊榮?彰顯實力的宇通背后有著意味深長的注解。
傳承文明造就宇通文化核心
走進鄭州宇通工業園,我們可以感受到企業無處不在的國際化形象,亞洲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源源不斷的國際訂單、面向全球市場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慕名而來的海外人才……
在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中,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實務中,很多企業領導人都呈現出一種誤區——“企業文化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對此,宇通以實際行動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引入了“洋顧問”,宇通的文化建設并沒有就此止步。宇通也沒有以“加速國際化”為借口,忽視文化建設。
宇通的文化可以說是中西合璧的文化。國際化信息管理模式為武裝,宇通并且完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原企業,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宇通管理者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因為文化的缺失,導致很多企業出現種種浮躁的東西,表現在行業上,就有偷工減料、打價格戰等急功近利行為,而文化的斷層影響到的遠不僅僅是行業,還波及全社會。以“造福社會
興旺企業 富裕員工”為價值觀,宇通傳承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優良傳統,本著對客戶負責、對客車行業負責之"責",本著與客戶、與社會共享利益之"任",宇通率先在客車行業內提出不打價格戰的承諾,以整個客車行業的責任為己任,帶動行業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并且務實創新,通過種種努力提升產品使用價值,積極謀求客戶價值最大化。而從企業的每個員工身上,都可以看出宇通長期宣貫的尊老愛幼,家庭和睦、互幫互助等傳統文化的熏陶。
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勤勞勇敢、勇于探索、吃苦耐勞以及愚公移山等諸多優秀的傳統精神;近代以來涌現的焦裕祿、紅旗渠、任長霞、李學生、洪戰輝等,又構成了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揚好兩個傳統精神,是宇通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新思考與新探索。
耐用是金鑄就運營文化
如果要用簡短幾字形象概括宇通企業和品牌的成功,“耐用是金”這四個字再為合適不過了。對于中國汽車行業特別是客車領域,對中國路況的了解和顧客消費心理的準確把握是極其重要的,產品品質無疑是市場需求的首要關注點。那么,在眾多國際、國內客車生產企業中,偏偏為何只有宇通旗幟鮮明地宣示并執行了“耐用是金”的口號?分析個中原因,雄厚的研發實力、領先的工藝水平、先進的生產設備等,當然是宇通宣示“耐用”品質的資本。然而,以“市場導向、務實創新”為核心的產品文化,可謂是從企業經營理念的角度,決定了“耐用是金”的出爐。
“市場導向”確定了工作的目的就是滿足或創造市場需求;“務實創新”則強調不斷尋求更有效的方式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兩條產品文化理念都是強調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和核心,將領先的科技與行業的市場需求融為一體,成為宇通產品、市場開發永久不變的指導方向。
倡導耐用、節能,也為抑制客車行業不正當競爭、促進行業自律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是對國家實現節約型社會發展的積極響應。
人性為先營造人才文化
21世紀,企業最具價值的資源當然是人才。在人員頻繁流動的汽車行業,宇通管理團隊的穩定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個亮點。據了解,目前宇通中層以上的干部共約50人,其中“空降人才”就占了15人左右。健全的保障制度、廣闊的發展空間、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四方精英匯聚“中原”。
2004年初,宇通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契機,啟動了成本有效項目,通過對內部管理的核心——成本問題的關注,讓所有員工和管理者都開始關注和梳理自己行為習慣和管理流程上存在的問題。同年5月,公司業務流程再造項目應勢啟動。流程再造工作的推行,基本打通了產供銷業務體系,并對諸多不適應公司發展的習慣進行了持續地糾正和引導,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2005年,管理轉型工作進入全面深入推進期,公司堅持貫徹以“價值導向”為核心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業績增長,一手抓體系建設,全面深入推進流程再造工作和促進企業管理模式成功轉型。
在進行了大力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再造后,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正在發生著積極的轉變,舊有的不良習慣正逐步被改善,管理人員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正處在深刻的變革之中。以“價值導向”為基礎,強調責權利對等和專業化分工的管理體制正在被逐步貫徹。
基于健全的保障制度之上,“尊重個人”的用人觀充分表達了企業對員工的信任和關懷。 “團隊合作”是大多數現代企業一致執行的文化準則,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中指出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將團結互助引伸至社會范疇。宇通公司將“團隊合作”列入企業核心價值觀,強調注重溝通,注重共享,可謂是企業對生存之道的一個全新注解。
價值為本詮釋發展文化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確立了一定的市場地位,企業如何獲得再提升,做大做強,保持強勢競爭地位?記得有著“第一CEO”之稱的通用電氣總裁杰克·韋爾奇曾指出:“如果你想讓列車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大油門;而若想使車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須要更換鐵軌了。資產重組只可以提高一時的公司生產力,只有文化上的改變,才能維持高生產力的發展。”
宇通深諳企業文化發展之道。在發展中怎樣達到自身融入整個社會,是企業發展的理想目標。企業不能完全創造價值、實現盈利,一味強調服務社會、熱衷公益,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現實規律;而企業獲得充足發展的同時,自私自利、漠視社會、破壞環境,更是為社會所摒棄、厭斥的。正確的企業發展觀是追求自身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宇通核心價值體系中,關于企業發展文化首先強調“成本有效”,即:成本產生的唯一目的是創造市場價值,而創造市場價值是實現企業發展、服務社會的前提。宇通的企業使命致力于中國商用車領域的發展,提供舒適、安全、客戶價值最大化的產品,只追求可持續的成功;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高于經濟利益。而“誠實守信”則進一步體現了宇通作為國內客車制造行業龍頭企業所發揮的典范作用。
去年宇通出口客車,在國內客車行業銷售總體下降3%的情形下,鄭州宇通逆勢而上,客車銷量突破2萬輛,銷售收入突破94億元,同比增長27%,并簽訂客車出口合同2400余臺,占行業1/3強,合同總額達1.5億美元,成為行業之最。
花香自會引蝶來。3月29日,也就是世界客車博覽亞洲展覽會第二天,世界客車聯盟主席Guido Vlieghe、世界客車博覽歐洲展覽會項目經理等客車界頂級“大腕”,以及荷蘭、比利時公交運輸集團等歐洲著名的客運公司代表一行三十多人,風塵仆仆地從上海“客博會”現場趕到鄭州宇通工業園,探尋中國客車的發展奇跡。
隨著宇通的責任意識越來越強,其國際化步伐也越走越遠。據悉,宇通今后的目標是將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提升到公司總銷售額的30%,到2012年,成為中國一流的以商用車為主的新興產業集團,進入客車行業世界前五名,實現銷售目標300億元。作為中部崛起的典型企業,國內客車企業的領頭羊,宇通向社會傳達了一個聲音,要做汽車業的“百年老店”。
高樓大廈能夠屹立不倒,靠的是堅實的地基和縝密的鋼筋。如果將發展中的企業比作一棟建筑大廈,那么企業文化底蘊就如支撐大廈的地基,文化的提煉、積累如同筑就大廈的鋼筋,將各個受重部分凝聚在一起。追求責任、創新的企業文化軟環境建設似乎為宇通的崛起做了很好的注解。
|